阿八博客
  • 100000+

    文章

  • 23

    评论

  • 20

    友链

  • 最近新加了很多技术文章,大家多来逛逛吧~~~~
  • 喜欢这个网站的朋友可以加一下QQ群,我们一起交流技术。

双十一买了太多东西,想剁手怎么办?

欢迎来到阿八个人博客网站。本 阿八个人博客 网站提供最新的站长新闻,各种互联网资讯。 喜欢本站的朋友可以收藏本站,或者加QQ: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技术! URL链接:https://www.abboke.com/ws/2019/1112/121081.html
 
来源于投稿
 
对于双十一阿八个人博客,也发现,大多数都是女性。而且新闻报道,一位丈夫因老婆刷20万购物,选择跳楼想轻生解脱。幸好警察到场;马云爸爸啊,你这个抓住女性购物真的很厉害。既然女人都花钱养
 
 
 

1,买的背后是对妈妈的爱的渴望

 
在某次读书会上,曾有一个妈妈面带苦恼的问我:“我家男孩子就喜欢买乐高玩具,家里的乐高玩具都已经把孩子的房间除了床,都堆满了,这可怎么办啊?”我问:“你平时陪孩子的时候主要做什么?”她停顿了一下,回复我:“平时我们工作忙,没有时间陪孩子,所以一开始孩子要买乐高,我们也就同意了,可是孩子却没有没了,一看到乐高就要买。不买就闹,真是没有办法。”我继续问:“买乐高玩具你们其实是允许的,但是买多了就不允许,乐高玩具代表了什么呢?”
 
这位妈妈把目光移到了窗户,停了半响,疑惑的回应我:“难道是我的爱吗,难道是我给的不够多吗?”
…………
 
这位聪明的妈妈,很快的就觉察到孩子买乐高玩具和妈妈的爱是有关系的。那么,我们来看看,乐高玩具到底和妈妈的爱有什么关系呢?
有些经常出差的妈妈估计会经常做一个动作,那就是出差回来给孩子带一个玩具。此时购买玩具这个行为代表了对孩子的爱,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内疚,用购买孩子喜欢的玩具来抵消对不能陪伴孩子的由此带来的内疚。
慢慢的孩子就开始读懂背后的意思,妈妈不能陪伴你,但是可以用要求买玩具来替代,玩具和妈妈的爱,慢慢的就开始变成了等号。
 
买玩具=得到妈妈的爱!
 
而过多的玩具就像要求过多的妈妈的爱的时候,妈妈开始陷入新的冲突,孩子是不是被溺爱了,会不会被宠坏呢?所以才有了开头的困惑。
好,我们回到我们的题目,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样的公式,买玩具等于得到妈妈的爱。等孩子长大了,变成了成年人,从玩具扩大到买买买各种超过生活需要的物品,来象征得到妈妈的爱。
这里还有一个故事,一位女性朋友和律师咨询,说自己的老公出轨了,自己准备和老公离婚,准备让老公净身出轨。当时这位女性满脸充满了愤恨和决断,没有想到第二天就和律师取消了第二次的预约,理由是老公给她买了最新款的lv包。
我在这里想说的事,成人的世界和儿童世界也差不多,只不过乐高玩具换成了lv包,当lv包被过度索取的时候,也同样会收到拒绝。这里的妈妈不过换成了丈夫,而这位女性朋友变成了前文中的孩子。
 
你对妈妈的爱有多渴望,你的购买就有多疯狂。
 

2,控制的欲望,别人的爱我不能控制,但是购买我是可以控制的。

 
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小时候需要爱的时候,可以用哭声来表达对爱的需求,但是其实不一定能获得妈妈的爱,有可能是一顿打,因为孩子的哭声可能引起了妈妈的早年创伤,而妈妈没有办法耐受自己的焦虑只能对孩子进行暴打一顿。所以对于妈妈的爱孩子自己是没有办法控制的。
但是购物是可以控制的,毕竟我们给钱,东西就是自己的,这里有确定性,正是这个可以控制的确定性,满足了我们因为早年不能控制妈妈的爱带来的挫败感。
朋友晓阳曾经和我这样说,我最喜欢买东西付钱时候的感觉,一手交钱,一手拿货,倍爽,此刻自己最像一个爷。
这里的爷其实也就是可以控制妈妈的人,可以控制妈妈的爱,想要妈妈的爱,交钱就能得到,爽!就像双十一过后,会有一些人连快递过来的包裹都懒得拆开,因为买这个动作已经满足了对爱的控制感,后面的动作已经是多余的了。
 

3,对控制的反抗和购买时罪恶引发内疚感的释放

 
既然是控制,还有必然有反控制,在双十一节日买买买还有“购买罪恶引发内疚感的释放”,从小被教育要省吃节用,这里有一个和妈妈的对抗。
得不到妈妈的爱,我就和妈妈对抗,我就拒绝妈妈递过来的所有的东西,包括妈妈传递过来的理念。
 
“钱要用在刀刃上!”
“眼下胡花乱铺张,往后日月空荡荡。”
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
……
以上部分是老祖宗传递下来的理念,同样也是妈妈教育的理念。平时大家小心翼翼的遵守者这些规则,其实也是压抑了本身对这部分理念的对抗。
而双十一却恰恰全民吹风。“买到就是赚到!”,“双十一的买是正义!”
双十一的买被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,那么就释放了平时对购买的压抑,平时购买时有的罪恶感在今天荡然无存。
 
平时有多压抑,双十一的购买就有多疯狂。
 

结尾:

买买买之所以停不下来,因为无论如何的买买买,都无法抵消对爱的渴望,无法填补背后的巨大空洞,而买的人恰恰内心深处是明白这点的,因为那边象征层面的得到短暂满足,也好过永远没有满足。
 
那么买买买需要治疗吗?
总的来说买买买是一种对生活影响不大的病,只要在家里经济许可之内都行,所以可以治也可以不治。但是,如果真的要治的话,却是需要相当的不易,自己已经长大,被抚养的过程也不可能重新来一次,让妈妈重新爱一次几乎不可能。
 
还好,这个不爱自己的妈妈是被我们内化到心里的妈妈,而不是真正的妈妈,和真正的妈妈会有区别,这部分大家可以通过兄弟姐妹对同一个妈妈描绘的偏差中可以看到。就像电视剧《都挺好》里面三个子女对妈妈的画像会完全的不一样。
 
老大的眼里妈妈是需要照顾的,做了一辈子的贤妻良母,值得子女的孝顺和尊重。
老二的眼里妈妈是哆啦A梦,要什么有什么。
 
而在老三苏明玉的眼里妈妈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打骂自己,抛弃自己的恶魔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化妈妈的形象。
 
所以这个内化的妈妈是在和妈妈的互动过程中,根据素材我们自己加工出来的,这个给不了爱的妈妈也有可能是我们想象出来,和真实的妈妈不一样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重新修正这个内化妈妈的形象,让自己重新成长一遍。
 
当然,这部分还是困难的,真正的困难是需要时间,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改变内在妈妈的形象,需要有延迟满足的意志力。算了,还是买买买的,至少这个可以立刻买到,可以立刻满足。
 
来源:阿八个人博客

相关文章